前些日子在网站看到一则署名“小弟不好意思”的留言,“谜面”多为新华大院发小儿们的绰号。特写此短文以作回应。
烂罐子:吴和平是也。赐名者据吴新华讲,是其老父吴化学先生对孩子们文革时期无所事事表示的不满,言称“你们这些孩子,什么鸡腿、萝卜、烂罐子,整天介瞎闹!”于是乎,“烂罐子”吴和平由此得名。我的现老婆当年住在皇亭子,还是小孩子时,就曾闻“烂罐子”大名而色变。有人说:小心我叫烂罐子打你,一是显呗自己有烂罐子撑腰,一是用“烂罐子”吓唬更小的孩子,得听话。我听了不禁哈哈大笑,烂罐子跟我们就是哥们儿,“新华社的小屁孩儿”,怎能是个“黑老大”?但是当年在皇亭子,烂罐子到底有何作为,我们还真不知内情。
“萝卜”就是戴小洪,挺好一孩子,没听说有什么劣迹。他哥哥小华的绰号叫“麻袋”,当年大家开玩笑:“麻袋装萝卜”。
“鸡腿”好像不是大院的,印象里是个极瘦的小子,确实有鸡腿像。
老板:即本人。打篮球时总不善跑动,呆立一旁等人喂球,接球即投篮,致他人于不顾。于川怨道:动作呆板,太懒,启阳有同感,因叫“老板”。无权无钱,此“老板”乃一名不符实者。大名蒋新华。新华大院叫新华的很多,论资排辈我恐非大即二,(老社长秦邦宪的儿子叫秦新华,比我大,但是未见他在大院住过),无奈之下接收老板称谓,好在没有什么贬义。试想,如果我们家也住皇亭子,老板之名还不在烂罐子之上?嫁我的现老婆,肯定也风光。
八开:朱姓,丁丁,大名朱桐。吃嘛嘛香,永远吃不够,无嗔无戒,以为猪八戒同宗,李周命名“八开”是也。至今所许之愿:邀请我们大院子弟大吃一顿,仍没实现。但称其父前辈穆之老伯为老八开,则大为不敬。
嘎六:就是吴新华,原八一体工队排球运动员,若无文革,前途无量。为什么叫“嘎六”,得问小川。我无考。适当的时候,请大家看嘎六的西藏摄影精品,那才叫一个“绝”!
克克的父母都是陕西人,或许因为那儿的人说话爱带个“子”字,所以就有了“小克子”之称。“废纸”则是他弟弟未芷的谐音。
“肖援朝,回家吃饭罗!”援朝大娘的大嗓门,新华大院无人不知,而肖援朝从小圆圆胖胖,叫“肖肥儿”一点儿不为过。可惜现在也过花甲,“廉颇老矣”。肖建朝也借了点儿谐音,为“赖招”。那么 小琪就被叫了“烧鸡”,此名不好,还是弃之有道。
穆小方小时候肯定特淘气,而且蔫有主意,“坏骨头”之名也背了几十年啦。
邵小山小时候虎头虎脑,聪明伶俐,人称“肉瓢”,小渊小川的别号久不使用,我都不记得了。
李周是“周痞子”,调侃他插队时回家坐火车没钱买票,下车跟着列车员走专用通道,看门老头问找谁?“王连举。”在老头还没有想起这熟悉的名字为何许人也,李周已扬长而去。哈哈,其实这是李周讲的一个故事,但是安在他的身上,不正好见证了“周痞子”的功力?
祖煌为什么叫“大背(音bei)”,燕卫为什么叫“为块儿”,嗨,要不是有人提起,好些都已忘记。还有一些名字不雅,干脆也把它们忘记了吧。
既然都是大院的兄弟姐妹,更希望在留言中看到朋友们的真名实姓。我猜,“小弟不好意思”,小弟是也。
其实我们都是新华大院当年的“小屁孩儿”。
老已老矣,童心未泯。我们的孩子,能认可几何?
猜谜啦:老板儿、赖招、克子、废纸、奸猾、为块儿、曾大妈、真真大娘、烂罐子、烂华子、八开、肉瓢、王烂梨、援朝大娘、容容、祖煌……黄亭子、国会街26号、总社、老关头、圆楼、仁义楼、理智楼、小萝卜儿、杨妈、